2025年5月9日,经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批复(皖发改能源〔2024〕569号),安徽绩溪家朋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监理服务项目正式启动招标。该项目装机容量1400兆瓦,总投资83.98亿元,设计年发电量14.00亿千瓦时,年抽水电量18.67亿千瓦时,综合效率75%,全生命周期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38万吨,是安徽省“十四五”能源规划重点工程。电站建成后将承担华东电网调峰、填谷、调频及紧急事故备用任务,对提升长三角新能源消纳能力、优化区域能源结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项目核准与工程定位
安徽绩溪家朋抽水蓄能电站于2024年9月获安徽省发改委核准,2025年3月完成党坑路复建工程监理服务招标(成交金额42万元,服务期1180日历天),2025年5月启动主体工程监理服务招标。项目选址宣城市绩溪县家朋乡、荆州乡,距合肥市直线距离180公里,距黄山市90公里,枢纽工程由上水库、下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及地面开关站组成,总工期66个月,计划2032年竣工验收。静态投资78.6亿元,动态总投资83.98亿元,资本金占比20%(16.8亿元),由绩溪皖能抽水蓄能发电有限公司全资建设,资金来源于企业自筹。
工程地质与枢纽布局
工程区位于黄山山脉北麓,基岩为寒武系石炭组灰岩,岩体饱和抗压强度108MPa,变形模量28GPa,渗透系数1.5×10⁻⁶cm/s,RQD值85%,属Ⅱ类围岩。地下厂房顶拱埋深320米,主洞室尺寸168米×26米×54米,采用Φ32自进式锚杆(长度9m@1m×1m)与C30喷射混凝土(厚度35cm)联合支护,围岩变形量控制在10mm以内。施工中攻克岩溶涌水控制、断层破碎带处理及大直径隧洞施工三大技术难点:采用TSP3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与高压帷幕灌浆技术(压力3.5MPa),单孔涌水量从150m³/h降至5m³/h,形成防渗帷幕8.6公里;针对F₁₅断层(宽度9.2米)实施玻璃纤维锚杆(抗拉强度800MPa)与固结灌浆(水泥掺量15%),支护后岩体声波波速提升至4200m/s;引水隧洞直径7.5米采用TBM掘进机(刀盘推力3800kN,扭矩4500kN·m)施工,日进尺12-15米,超挖量≤15cm,衬砌混凝土厚度40cm(C30,抗渗等级W8)。
监理服务招标范围与技术标准
本次招标涵盖工程全生命周期监理服务,服务期限97个月,包括土建工程、机电设备及生态环保三大板块。土建工程监理范围涵盖上水库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高95米,填筑量256万立方米)、下水库扩建工程(调节库容1160万立方米)、输水系统(总长度4.2公里,压力钢管采用620MPa级高强钢,板厚40mm,水压试验压力6.8MPa);机电设备监理覆盖4台单机容量350MW可逆式机组(额定水头583米,最高效率92.5%)、550kV GIS设备(SF₆泄漏率≤0.1%)、计算机监控系统(控制周期50ms);生态环保监理涉及边坡治理58公顷(植被恢复率91%)、污水处理系统(日处理能力1200m³,出水水质达一级A标准)、移民安置(搬迁84户,人均年收入≥2.6万元)。投标人需具备水利水电工程监理甲级资质,近5年承担过2项单机容量300MW及以上抽水蓄能电站监理业绩,项目总监需持有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证书且具有10年以上同类工程经验。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安徽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条例》,环保总投资1.13亿元,占动态总投资1.44%。水质保障方面,下泄生态流量≥0.6m³/s(枯水期)至1.2m³/s(丰水期),设置2座自动测报站实时监测溶解氧(≥5mg/L)、pH值(6-9)、氨氮(≤0.5mg/L)等6项指标,数据采集间隔5分钟;水土保持方面,实施格构梁护坡12万平方米(C25混凝土,格构间距3m×3m)、锚杆框架梁8.6万延米、喷混植生42公顷(草种配比:狗牙根60%+高羊茅30%+灌木10%),种植马尾松12万株(成活率≥95%);固废利用方面,278万立方米开挖料综合利用率96.5%,建设表土堆放场15万立方米(防尘网覆盖率100%)、弃渣场420万立方米(挡渣墙高度8m),危废暂存间防渗系数≤1×10⁻⁷cm/s;移民安置方面,配套建设食用菌种植基地(年产300吨,菌棒成活率92%)、技能培训中心(年培训800人次,就业率85%),确保移民生活水平不降低。
经济社会效益量化分析
施工期消耗水泥68万吨(42.5级占比75%)、钢材12万吨(HRB400E螺纹钢8万吨)、炸药3600吨,创造就业岗位1840个(本地务工占比73%),带动运输车辆320台、商混站4座、预制构件厂2家,关联产业产值12亿元。运营期年发电收入7.8亿元(含容量电价2.6亿元,电量电价0.25元/kWh),税收贡献3.2亿元(增值税1.3亿元、所得税1.0亿元),年节约标煤5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38万吨、二氧化硫1.3万吨。电网支撑方面,提升华东电网调峰能力21%,减少火电调峰启停1000次/年(单次成本12万元),增加新能源消纳18.6亿千瓦时/年,电压合格率提升至99.95%。
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
建立五维建筑信息模型(集成地质、结构、进度、成本、安全模块),优化施工总布置,临时占地面积从111公顷缩减至86公顷,碰撞检测修正管线冲突点236处,节约返工成本820万元;混凝土温控实施三级制冷,出机口温度≤12℃,入仓温度≤14℃,通水冷却水温8-10℃,大体积混凝土最高温升≤25℃,内外温差≤20℃;安全监测布设386个自动化测点,包括多点位移计(精度0.01mm)、锚索测力计(精度0.5%FS)、渗压计(精度0.1%FS),数据采集频率1次/分钟,异常触发三级预警机制。
设备国产化与技术突破
核心设备国产化率≥95%,东方电气研制350MW可逆式机组(转轮直径4.8米,额定转速375r/min)、平高电气550kV GIS(雷电冲击耐受电压1550kV)、南瑞继保SFC-5000调速器(调节速率15MW/s)。关键技术突破包括高水头机组稳定性(压力脉动≤3%,振动摆度≤80μm)、深埋厂房围岩控制(3年累计变形≤8mm,收敛速率0.02mm/d)、智能碾压系统(北斗定位轨迹偏差≤10cm,平面精度5mm+1ppm)。
数据来源: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文件、生态环境部环评批复及绩溪皖能抽水蓄能发电有限公司招标公告。
-
行业新闻2025-05-13
-
行业新闻2025-05-12
-
行业新闻2025-05-09
-
行业新闻2025-05-09
-
公司动态2025-05-08
-
行业新闻2025-05-07
-
行业新闻2025-05-06
-
行业新闻2025-04-30
-
行业新闻2025-04-29
-
行业新闻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