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肃平川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在顺利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和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后,正式进入开工建设阶段。该项目不仅是《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十四五”时期的重点实施项目,同时也是甘肃省在优化能源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中迈出的重要一步。
甘肃平川抽水蓄能电站位于白银市平川区种田乡,总投资额高达99.7亿元。电站设计总装机容量为1180兆瓦,计划安装4台单机容量295兆瓦的可逆式水泵水轮机组,预计年发电量20亿千瓦时,年抽水电量27.21亿千瓦时。电站由上水库、下水库和输水发电系统组成,旨在通过抽水蓄能的方式,提高电网的调峰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在电站项目推进过程中,环境影响评价(环评)和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是两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环评旨在评估电站建设对周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水保方案则主要关注电站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问题,确保工程建设的可持续性。
甘肃平川抽水蓄能电站的环评工作自启动以来,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要求,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和分析。评价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电站建设对水文、地质、生物、大气、噪声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措施。经过多次专家评审和修改完善,最终成功获得了环评批复。
水土保持方案方面,电站项目同样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工作。针对电站建设可能引发的水土流失问题,项目团队制定了详细的水土保持措施,包括建设挡土墙、排水沟、绿化带等,以减少水土流失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项目还建立了水土保持监测体系,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确保水土保持措施的有效实施。
在环评和水保方案获得批复后,甘肃平川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正式进入了开工建设阶段。电站的建设将遵循“安全、高效、环保”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可控。在施工过程中,将严格按照批准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进行施工,同时加强现场监管和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问题,确保工程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电站的建设还将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方面,电站的建成将有效提高甘肃电网的调峰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进一步改善供电质量,维护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另一方面,电站的建设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同时,电站的建成还将为周边地区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
在电站的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和建设单位将加强与当地政府和居民的沟通协调工作,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开展宣传教育、组织群众参与等方式,增强当地居民对电站建设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将积极关注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确保电站建设与当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甘肃平川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的成功获批和开工建设,离不开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关心和支持。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甘肃省、白银市以及平川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项目团队也充分发挥了专业优势和技术实力,确保了环评和水保方案的顺利获批以及工程的顺利开工建设。
未来,随着甘肃平川抽水蓄能电站的建成投产,将为甘肃乃至西北地区的电力供应提供有力保障。同时,电站的建设也将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新的活力。相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甘肃平川抽水蓄能电站一定能够成为一项优质工程、精品工程,为推动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
行业新闻2025-04-30
-
行业新闻2025-04-29
-
行业新闻2025-04-28
-
行业新闻2025-04-27
-
行业新闻2025-04-25
-
行业新闻2025-04-24
-
行业新闻2025-04-23
-
行业新闻2025-04-22
-
行业新闻2025-04-21
-
行业新闻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