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王国平
3月24日,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召开成都全市企业上云工作推进会,安排并指导成都企业上云工作。
记者从会上获悉,2023年成都力争实现企业上云总量突破10万家。会上发布了《2023年全市工业互联网产业建圈强链工作要点》,解读了《成都企业上云指南》。
指南发布
让企业上云路径更便捷
企业上云是企业通过网络将系统、业务、设备等部署到云端,便捷地获取云服务商提供的计算、存储、软件、数据等服务,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信息化建设成本,助推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为促进成都企业更好地上云,在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的指导下,成都市工业互联网发展中心编制了《成都企业上云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让企业上云目标更清晰,路径更便捷。
据成都市工业互联网发展中心副主任姜陈升介绍,《指南》包括企业上云概述、企业上云政策措施、企业上云典型案例以及企业上云推荐服务商四个部分。汇集了国家、四川省、成都市以及企业多个层面出台的企业上云相关政策与措施;介绍了6家典型上云企业通过实施基础设施、平台系统、业务应用上云,解决自身在实际生产经营各环节存在的痛点、难点问题,实现企业降本增效、提升产品质量、促进业务协同的实践经验。梳理汇总了在蓉开展企业上云业务的34家服务商名录,展示了其核心产品服务及联系信息,方便企业上云时选择参考。
“这份指南含金量高,突出了针对性、实用性、指导性和操作性,让我们对企业上云的目的、意义以及流程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一位参会企业代表仔细阅读指南后表示。
搭建桥梁
确保企业上云量质齐升
“上云是企业优化生产经营管理,提高业务能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实施数字化改造和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成都市经信局总经济师陈星明表示,成都市委市政府将上云作为今年制造强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确年度目标、工作重点和工作要求。
据悉,成都经信系统将结合印发的《成都企业上云指南》,搭建供需对接桥梁,鼓励企业开展智能制造成熟度自诊断、“两化融合”贯标认证,持续实施工业企业免费数字化诊断,释放企业上云的内生需求。同时,推进千企数改升级,引导企业通过应用新模式,实现上云上平台。积极引导企业申报国家、省、市示范项目,打造一批上云标杆,通过示范带动,形成“点-线-面”上云应用。
据介绍,近年来成都市将上云纳入工业互联网发展体系中持续推进,推动大企业建平台、中小企业用平台,上云企业的覆盖面持续扩大,数量达到8.2万家,在全国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中位居前列,连续两年开展星级上云评定,高标准培育多家星级上云企业、获评工信部企业上云典型案例。积微物联、安睿智达等16个平台入围成都市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持续三年累积开展60余场“云行天府”系列宣传推广活动,服务企业超过千家。
本文转自成都市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原网址https://www.cdiisp.com/#/info/newsInfoList2?currentMuau=214846892054577152&id=214843527836893184&showDetail=2&infoId=540465931290312704
-
行业新闻2025-07-04
-
行业新闻2025-07-03
-
行业新闻2025-07-02
-
行业新闻2025-07-01
-
行业新闻2025-06-30
-
行业新闻2025-06-27
-
行业新闻2025-06-26
-
行业新闻2025-06-25
-
行业新闻2025-06-24
-
行业新闻2025-06-23